在网络上铺天盖地的羽毛球拍测评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介绍羽毛球拍框型的专业术语,比如“钻石破风框”、“菱形破风框”、“盒式框”、“双面异型框”,感觉看了一篇测评等同于看了一篇专业术语,只知道写测评的是大神,但并未完全了解其中的意思。

今天爱羽客小编带你了解这些框型术语,看完后,妈妈再也不担心我看不懂测评文章了,大家可以转发收藏备用。

一、盒式框


盒式框横截面比较像一个盒子或者箱子,顾名思义这种框型就称作盒式框(又名箱式框)。这种框型能够有效提高击球时的稳定性和抗扭力,可以承受较高的拉线磅数。

盒式框拥有很强的稳定性,击球的时候拍框不易抖动扭曲,进攻型球拍大多会使用这一类拍框,比如胜利新推出的进攻型暴力拍TK9900。但是缺点也显而易见,就是挥拍时拍框空气阻力较大,因此挥拍较慢。

二、破风框


破风框的横截面类似机翼,在挥拍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很小,能够将空气切割开来,因此得名破风框。破风框主要以VICTOR的球拍为代表,亮剑12更是破风框系列的经典之作。破风框此后又衍生出“钻石破风框”、“流体破风框”、“菱形破风框”、“八面刀锋破风框”、“椭圆形破风框”等。

而缺点就是拍框的稳定性会差一些,在大力击球时拍面容易发生一定的扭曲,比如杀球可能会感觉飘。在双打比赛中,破风框带来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不少双打爱好者会更加倾向破风框球拍。

(一)VICTOR钻石破风框(英文简写:AERO-DIAMDND)


钻石破风框根据空气流体动力学原理,融合钻石型结构的稳定性与控制性、破风型结构的稳定性和流畅性,将拍框断面改良为钻石破风框,在低风阻的同时,提升了控球的稳定性。相比于菱形破风框而言,在大力击球上更加稳定。比如胜利超级纳米7、HX800就采用“钻石破风框”。

(二)VICTOR流体破风框(英文简写:AERO-SWORD)


流体破风框在框型上结合了菱形及椭圆形破风框形,剑锋般的拍框可快速引导空气,椭圆框可减少空气阻力。融合这2种框型的特点,在击球时挥拍更快。最近比较火的胜利极速12就采用流体破风框设计。

(三)VICTOR菱形破风框(英文简写:SWORD)


胜利经典球拍亮剑系列,就以以菱型破风框体为主要卖点,尤其以亮剑12为代表。拍框采用菱形破风结构设计,减少挥拍时的空气阻力如利剑破风般犀利。

(四)VICTOR八面刀锋破风框(英文简写:DCTABLADE)


八面刀锋拍框是菱形破风框和钻石破风框的结合。在减少挥拍阻力的同时,稳定性有所增强。

(五)VICTOR椭圆形破风框(英文简写:AERODYNMIC)


拍框采用椭圆形结构设计,能有效减少挥拍的空气阻力并提升抗扭性。比如胜利超级波35。

此外,还有YONEX流体拍框(如NR-ZSP)、李宁立体风刃、李宁风洞导流(如N36)、凯胜低风阻拍框(如F9)等破风框形设计,在官方宣传上都说能减少挥拍的阻力。

三、混合框

混合框的发明初衷就是为了将盒式框和破风框的优势融合在一种框型之中,因此延伸出了八面框(横截面为八边形)和椭圆框(横截面为椭圆)等等,目的就是为了兼顾稳定性和空气阻力小的特点。

后来又出现了拍框顶端部分使用菱形破风框,中间部分使用椭圆框或者六角形破风框,底部使用八面框的设计,这种称之为三合一框型,目的同样是为了吸取各个框型的优点。

双面异型框则是尤尼克斯推出的一项科技,将球拍分为正反两面,正手面使用盒式增强击球力量,而反手面则使用破风框来减少挥拍受到的阻力,因此混合框的设计可谓是一举两得,以尤尼克斯DUORA 10为代表。

(本文部分图片、文字来源于网络)

本文系爱羽客羽毛球网原创,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热门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