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羽球技术 · 11年前
一名优秀羽毛球选手的握拍,一定是会灵活使用握拍的方法。能握的靠前些,也能用常规握拍法(小鱼际靠在拍柄的底部);在网前封网时,也可以采用打苍蝇握拍法。
发表于羽球技术 · 11年前
联系无处不在。羽毛球虽是独立的运动,但与其它运动之间是否有联系呢?这种联系是否稳固、可靠,其中是否隐藏着未知的规律,可以独辟蹊径地帮助我们提升球技?
发表于羽球技术 · 11年前 · 6条评论
业余羽毛球爱好者,除了少数身体素质好的之外,大多数活动都是以双打为主。双打这种形式很有意思,一般不需要个人有多出色的技术或身体条件,只要两人遵循一般配合原则,相互熟悉到一定程度,往往就有不错的实战能力。
发表于羽球技术 · 11年前
若不用指力击球,则手指的作用只是拿拍而已,击球少了指力通过杠杆放大的效果,而且击球时没有瞬间的握拍力,拍面没有向前的额外加速,使得手腕内旋力也受到了影响。
发表于羽球技术 · 11年前 · 2条评论
“有时用力杀球,球速却反而不快”,这似乎违背常理,不能让人理解,但这种现象在羽毛球实践中的确时有发生。我们知道,羽毛球运动中的所有击球方法,都是通过球拍与球之间的不完全弹性碰撞,将击球者挥拍所产生的速度传递给羽毛球的。
发表于羽球技术 · 11年前 · 2条评论
以同样高的击球点位置推相同路线的球,根据场上实际攻防态势的需要,也可以分为推平球和带有稍高一些弧度的推球。这里所讲的飞行弧线过高是指应该推平球,却推出飞行弧度偏高的球,或者是所推出的球接近挑平高球的飞行弧线,从而失去了推球应有的战术效果。